草害名称:大刺儿菜

  • 英文名:Setose Cephalanoplos
  • 别名:大蓟
  • 分布地区:[地理分布]东北、华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和江苏等省区。朝鲜、日本、蒙古及俄罗斯也有。
  • 简介:大刺儿菜Cephalanoplos setvsum (Willd.) Kitam.菊科,刺儿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 危害状况:[危害状况]夏熟作物麦类、油菜、马铃薯及秋熟作物玉米、大豆、谷子、甜菜,数量大,危害重。牧场和果园也多见。
  • 形态特征:[形态特征]茎直立,高40~100厘米,具纵条棱,上部分枝。中下部叶长圆形、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先端钝,有刺尖,边缘有粗锯齿或羽状浅裂,上面绿色,背面被蛛丝状毛。雌雄异株,头状花序集生茎上部,排成伞房状。总苞钟形,总苞片多层,外层披针形,内层线状披针形。雌管状花冠紫红色。瘦果,倒卵形或长圆形,具四棱,浅褐色。冠毛羽状,白色或基部褐色。
  • 发生特点:[发生特点]花、果期6~9月份。水平根上产生不定芽或种子繁殖。田边、路旁及退耕的撂荒地多见,中生植物。
大刺儿菜病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