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害名称:南苜蓿

  • 英文名:California Burclover
  • 别名:刺荚苜蓿、刺苜蓿、黄花苜蓿、金花菜、母齐头、黄花草子、磨盘草子、肥田草、草头
  • 分布地区:[地理分布]南方各地。原产印度,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也有。
  • 简介:南苜蓿Medicago hispida Gaertn.-Medicago polymorpha Willd.豆科,野苜蓿属,一年生或越年生杂草。
  • 危害状况:[危害状况]小麦、油菜,危害较轻。亦为朝鲜黑龟、小地老虎、棉实夜蛾、玉米夜蛾、苹果叶蝉的媒介。炭疽病、白粉病和霜霉病的寄主。
  • 形态特征:[形态特征]子叶长椭圆形先端钝圆,具柄。初生叶为单叶,半圆形,先端微凹具小尖头,柄基托叶披针形,基部具羽状裂片。基部分枝,匍匐或稍直立,长30~100厘米。叶为三出复叶。小叶宽倒卵形,先端钝圆或凹入,上部具锯齿,叶上面无毛,下面有疏柔毛。两侧小叶略小。叶柄有柔毛。托叶卵形,边缘具深裂细齿。总状花序,腋生。花萼钟状,萼齿尖锐,有疏柔毛。花冠黄色。荚果螺旋形,边缘具疏刺。刺端钩状,表面黄绿色,含3~7粒种子。种子肾形,两侧稍扁,长2.5~3毫米,宽约1.5毫米,厚1毫米,表面黄色或黄褐色,近光滑,有光泽。
  • 发生特点:[发生特点]苗期9~10月份。花果期翌年4~6月份。种子繁殖。生于较肥沃的路旁、荒地。
南苜蓿病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