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害名称:棉花根结线虫

  • 英文名:
  • 别名:
  • 危害作物:棉花
  • 分布地区:世界性病害,在许多产棉国家都有发生,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浙江地区
  • 为害症状:棉花根结线虫侵入棉花根部以后,在根上长出一些像小谷粒一样的小瘤子,叫虫瘿。发生初期,棉株的地上部并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着危害的加重,受害的棉株叶片开始变黄,棉株明显矮小,花铃减少,拔出棉根查看,根系的受害处膨大,形成谷粒状、绿豆状大小不一的虫瘿或纺锤形根结。由于线虫侵入时留下的伤口,还能导致棉花枯黄萎病的加重发生。
  • 发生因素:棉花根结线虫主要发生在浙江省,1年发生5代,主要分布在5~10厘米土层,它的适宜侵染温度为25℃~30℃,适宜的田间持水量为60%~80%,4月中旬至10月下旬为危害期,土质疏松的连作棉田受害较重。
  • 防治方法:(1)农业措施①棉花收获后及时连根拔除棉柴,集中烧毁病残体,消灭虫源。②轮作,与水稻、花生和大豆等作物轮作3年以上,可有效减轻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危害程度。③在田间操作或收获时,严防病根所带病土传播到其他无病田块,造成人为的扩散传播,切断传播根结线虫病的一切途径。 (2)药剂防治在棉花播种前,按播种行距开挖15厘米的深沟,把80%的溴氧甲烷或80%的二溴氯丙烷按每667平方米5千克药加水50升配好后,用去掉喷头的喷雾器把药液灌入沟内,盖严后播种。也可采用以呋喃丹为原料的种衣剂处理脱了短绒的棉种,是防治棉花根结线虫病最有效的办法。
   暂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