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
- 别名:
- 危害作物:棉花
- 分布地区: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等地
- 为害症状:棉花和其他植物的幼嫩部位,包括嫩枝、叶片、花芽和叶柄,以雌成虫和若虫吸食汁液。受害棉株长势衰弱,生长缓慢或停止,失水干枯,也可造成花蕾、花、幼铃脱落。分泌的蜜露诱发的煤污病可导致叶片脱落。
- 发生因素:寄主植物100多种,主要有:棉花、扶桑、向日葵、南瓜、茄、番茄、龙葵等。多营孤雌生殖,卵产在卵囊内,每卵囊有卵150~600粒,且多数孵化为雌虫。卵期很短,经3~9d孵化为若虫,若虫期22~25d,属于卵胎生。一龄若虫活泼,从卵囊爬出后短时间内即可取食为害。正常情况下,25~30d1代,1年可发生12~15代。雌雄个体生活史不尽相同,雌性虫态包括卵、一龄若虫、二龄若虫、三龄若虫与成虫,而雄性依次有卵、一龄若虫、二龄若虫、预蛹、蛹和成虫。在冷凉地区,以卵或其他虫态在植物或土壤中越冬。热带地区终年繁殖。扶桑绵粉蚧繁殖量大,种群增长迅速,世代重叠严重。
- 防治方法:①加强植物检疫。②农业防治:清洁田园、冬耕冬灌、加强栽培管理。③化学防治。要抓住最佳时期,适时、准确、合理用药,尽量选择低龄若虫高峰期进行。防治可选用40%氧乐果乳油和48%毒死蜱乳油等药剂,用量为稀释1000倍为佳,持效期可达15d以上,且速效性也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