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害名称:粉纹夜蛾

  • 英文名:Cabbage looper
  • 别名:粉斑夜蛾
  • 危害作物:棉花
  • 分布地区:北起辽宁、内蒙古、新疆,南至台湾、海南及广东、广西、云南,东面临海,西达新疆、西藏。广东、台湾
  • 为害症状:[为害症状]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
  • 发生因素:[发生规律]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卵多产于叶片正面,平均每雌产卵300~350粒。 (1)发生世代。一年发生5代。(2)越冬及虫源。以蛹在寄主上越冬。华南棉区于3~7月、华北棉区于7~8月为害最盛。(3)发生因素:华南棉区幼虫于3~7月为害,华北棉区7~8月为害,为害期、为害情况与小造桥虫相似。
  • 防治方法:[防治](1)农业防治。 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灭蛹和幼虫,以减少虫源。(2)物理防治。用黑光灯或高压汞灯诱杀成虫。(3)药剂防治。掌握在幼虫孵化盛末期至3龄盛期喷洒50%辛氰丁乳油 1 500~2 000倍液,或40%菊马丁乳油 2 0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倍液。每隔7天防治1次,连续2~3次。
   暂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