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害名称:二斑叶螨

  • 英文名:Two spotted spider mite
  • 别名:二点叶螨、棉叶螨、棉红蜘蛛、普通叶螨
  • 危害作物:棉花
  • 分布地区: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 为害症状:[为害症状]为害棉花时,成、若螨聚集在棉叶背面刺吸棉叶汁液,开始使叶片产生黄白斑点,为害加重时叶片出现红色斑块,直至叶片变红,重者叶片变红,状似火烧,棉叶和棉铃大量焦枯脱落;为害花生时,群集在花生叶的背面刺吸汁液,受害叶片正面初为灰白色,逐渐变黄,受害严重的叶片干枯脱落。在叶螨发生高峰期,由于成螨吐丝结网,虫口密度大的地块可见花生叶片表面有一层白色丝网,且大片的花生叶被连结在一起,严重地影响了花生叶片的光合作用,阻碍了花生的正常生长,使荚果干瘪,大量减产;玉米受害初期,叶片出现针头大小的褪绿斑,严重时,整个叶片发黄、皱缩,直至干枯脱落,玉米籽粒批瘦,造成减产、绝收。
  • 发生因素:[发生规律](1)世代。南方每年发生20代以上,北方12~15代。(2)越冬。以雌成虫在土缝、枯枝落叶下或旋花、夏枯草等宿根性杂草的根际等处吐丝结网潜伏越冬。(3)气候。冬春气温高,干旱少雨,越冬虫口基数大,发生严重。(4)栽培。靠近村庄、果园、温室和长满杂草的向阳沟渠边的玉米田发生早且重,其次是常年旱作田。
  •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防治](1)农业防治。及时处理玉米秸秆,降低玉米叶螨的越冬基数。每年冬春及时铲除并焚烧田埂上的杂草。推广抗虫玉米新品种。(2)药剂防治。在小麦出苗前对田埂和田边喷药,以控制越冬虫源。最佳防治时间应在玉米叶螨快速增长的初期防治第1次,间隔10~15天根据虫情防治第2次。防治玉米叶螨有效的药剂有螨即死、毒死蜱、虫螨克、螨绝代、杀螨特速杀螨、尼索朗、甲氰菊酯等,也可采用三氯杀螨醇加氧化乐果进行防治。玉米植株高、叶片大,喷洒药液量要比小麦、水稻多,玉米叶螨主要在叶片背面为害,且从下部叶片开始,所以药量要用够,药液要配足(不少于40千克/亩),喷洒要周到,植株上下部叶片、叶片正背面都要喷到。
二斑叶螨病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