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害名称:花生蚜

  • 英文名:Bean aphid
  • 别名:豆蚜、苜蓿蚜、槐蚜
  • 危害作物:棉花
  • 分布地区:除西藏未见报道外,其余各省(区)均有发生。
  • 为害症状:[为害症状]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植株汁液。
  • 发生因素:[发生规律](1)世代。山东、河北每年发生20代,广东、福建30多代。(2)越冬。主要以无翅胎生雌蚜和若蚜在背风向阳的山坡、沟边、路旁的荠菜、苜蓿、菜豆和冬豌豆的心叶及根茎交界处越冬,也有少量以卵在枯死寄主的残株上越冬。在华南各省能在豆科植物上继续繁殖,无越冬现象。(3)气候。春末夏初气候温暖,雨量适中利于该虫发生和繁殖。一般年份平均气温15~23℃为繁殖适期,19~22℃为最适繁殖温度,低于15℃或高于24~25℃繁殖受到一定抑制。相对湿度在60%~70%时有利于花生蚜的繁殖危害。(4)栽培。旱地、坡地及生长茂密地块发生重。
  •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防治](1)农业防治。清除田间地头的杂草、残株、落叶并烧毁,以减少虫口密度。(2)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25%避蚜雾水溶性分散剂1 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70%灭蚜净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2.5%保得乳油2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500倍液,或40%乐果1 000~1 500倍液。
花生蚜病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