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害名称:花蓟马

  • 英文名:Flower thrips
  • 别名:台湾蓟马、丽花蓟马
  • 危害作物:棉花
  • 分布地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 为害症状:[为害症状]为害棉花的子叶、真叶和生长点等幼嫩部位,轻则造成叶背出现银灰色斑点或小斑块,叶片变形,重则生长点被破坏或顶尖折断,子叶变肥大,形成不生真叶的无头棉,引起棉苗死亡。真叶受害,出现黄色斑块,后叶片皱缩、破烂或折断,棉株生长缓慢,生长点被害半月后形成多头棉,花蕾大大减少。也可为害蕾和花,造成脱落。
  • 发生因素:[发生规律](1)世代。每年发生11~14代。(2)越冬。以成虫越冬。(3)时期。早春主要在蚕豆花中为害繁殖,棉苗出土后逐渐迁到棉苗上为害。5~6月是为害盛期。(4)气候。降雨对它的发生为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日平均气温20~27℃范围内,有利于花蓟马的发育、繁殖和为害。夏季高温干燥,为害明显减轻。(5)栽培。一般以棉~蚕豆、棉~绿肥套种田或靠近绿肥地的棉田受害最重,棉~麦套种或远离绿肥地的棉田受害较轻。花蓟马喜郁闭、潮湿的环境,密度大的棉田受害重。
  •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防治](1)农业防治。及时进行秋季深翻和冬灌,冬春及时清除田间及周围杂草,以减少虫源。避免棉花与蓟马的早春寄主间作,但麦~棉间作较好,因为麦田可大量驻留天敌,从而可减轻蓟马在棉田为害③结合间、定苗,拔除“多头苗”。定苗后如发现“多头苗”时,应及早去掉青嫩粗壮的分枝,留下较细的、带褐色的枝条,并适当施肥,使其最后结铃数可接近正常棉株。(2)药剂防治。早春可在棉田四周杂草上,邻近棉田的葱、蒜上喷洒杀虫剂,进行一次预防性防治,以消灭早春虫源。先把棉籽在55~60℃温水中预浸30分钟,捞出后晾至种毛发白,用10%吡虫啉有效成份50~60克拌棉种100千克,堆闷12小时后翻动一次,24小时后播种。 定苗后当虫株率达到5%或百株虫量达15~20头,或花期每朵花中虫量达百头以上时,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4 000倍液,或35%赛丹乳油2 000倍液,或10%除尽乳油2 000倍液,或l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或2.5%保得乳油2 000~2 500倍液,或44%速凯乳油1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隔7~10天1次,防治2~3次。
花蓟马病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