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名称:棉花曲叶病

  • 英文名:
  • 别名:
  • 危害作物:棉花
  • 分布地区:长江流域棉区、尼日利亚、苏丹、巴基听坦木尔坦地区、印度的旁遮普邦、南亚主要棉区
  • 为害症状:该病主要在棉花生长的中后期发生。其典型症状是:发病后因植株生长受到抑制,故病株明显矮化,节间明显缩短,一般病株只有健株的50%~70%。病叶常皱缩、褪绿,增厚,畸形,变脆,向上或向下卷曲,有时出现明显的黄、绿相间的斑驳或花叶。严重病田棉株严重矮化,皱缩,结铃大量减少,严重影响产量。重病株在叶背面的叶脉常膨大变粗,表面突起,组织增生,形成杯状侧叶或耳突。田间发病中心明显,发病早的植株结铃大量减少,严重者甚至不结棉铃,对棉花的品质和产量影响很大。
  • 发生因素:棉花曲叶病毒在田间主要通过烟粉虱或苗木嫁接传播。烟粉虱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棉花、蔬菜和花卉上的重要害虫。该病毒可在烟粉虱体内存留数周或终身带毒,其各个龄期均能摄取及传播病毒。棉花曲叶病毒不仅在植物与昆虫之间可以传播,也可通过交配的途径在烟粉虱个体间进行传播,但不能通过种子传播和机械传播。有报道认为,该病的远距离传播可能是通过夹杂在植物组织中的病残体及烟粉虱卵进行。在存在传毒昆虫的情况下,若有风,有助于将病害传到较远的地方。有报道认为,印度的棉花曲叶病是由带毒烟粉虱随季风由巴基斯坦自然迁徙传播到印度。 苗期是病害感染的最敏感时期。一般早播病轻,晚播病重,产量损失程度取决于棉株被侵害的时期,若早期被侵害,产量损失可达80%,甚至更高。据印度报道,曲叶病的发生与携带病毒的烟粉虱数量有关。
  • 防治方法:由于新疆与巴基斯坦、印度等棉花曲叶病害流行的国家接壤,气候相近,因而必须警惕该病的传入。 1.严格执行检疫措施,严禁从棉花曲叶病发生的疫区进口棉花制品和寄主花卉,对来自可疑地区的棉花制品和相关花卉等也应进行严格检查,必要时进行熏蒸处理。 2.适时开展疫情监测及普查工作,特别对花卉市场应严加监管,发现可疑病株应及时拔除。 3.治虫防病,即做好传毒介体烟粉虱的防治。由于烟粉虱体被蜡质,世代重叠,繁殖速度快,并易产生抗药性,所以防治烟粉虱不能滥用化学农药和单纯依赖化学防治首先要做好监测、加强农业防治措施、并注意保护天敌,然后对症科学用药才能获得较好效果。 4.种植和选育抗病品种,种植和选育抗性品种是防治该病最有效的方法。对于该病的防治,首先是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以减轻该病的发生。 5.适期早播、合理密植,苗期是棉花对病害最敏感时期。据巴基斯坦报道,晚播棉花的发病率比早播的发病率高10%~20%。一般密植比稀植的发病要轻。故适期早播、合理密植,可减轻发病。
   暂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