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名称:棉铃软腐病

  • 英文名:Cotton rhizopus boll rot
  • 别名:
  • 危害作物:棉花
  • 分布地区:全国各棉区,以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区比较常见,新疆等西北内陆棉区少见
  • 为害症状:[为害症状]病铃初生暗绿色或褐色病斑,后扩大并出现软腐,表面长出大量白色绒毛状的菌丝,后逐渐变为黑灰色,其顶端着生黑色小点状子实体。剥开病铃,可见棉铃内部呈湿腐状。该病发生后迅速扩展,造成全铃湿腐或干缩。
  • 发生因素:[发生规律]大水漫灌,田间湿度大,整枝不及时,株间郁闭也有利于软腐病的发生。软腐病为棉花烂铃的腐生性病害,其发生与虫害关系密切,多因虫伤引起。
  •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软腐病的防治应以防治铃期害虫为重点,辅以杀菌剂防治。(1)农业防治:加强肥水管理,增施农家肥和磷、钾肥适当密植,及时整枝打杈,去掉下部老叶,保持通风透光。雨后及时排水,严禁大水漫灌,降低田间湿度,增强棉株抵抗力。及时收摘烂铃,可减少损失。(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 800~1 000倍液,或56%靠山水水分散粒剂 700~8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隔10天喷1次,连续2~3次。
棉铃软腐病病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