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
- 别名:条斑叶蝉、火燎子、麦吃蚤、麦猴子
- 危害作物:小麦
- 分布地区:除广东、广西、云南尚无记录外,其余各省、区均有
- 为害症状:[为害症状]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茎叶,受害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并传播病毒病。
- 发生因素:[发生规律](1)世代。长江流域一年发生5代北方冬麦区一年发生3~4代,春麦区3代(2)越冬及虫源。长江流域以成、若虫在麦田越冬北方麦区以卵在麦茬叶鞘内壁或枯枝落叶上越冬(3)发生特点。北方地区越冬卵在3月初开始孵化,4月在间田可见越冬代成虫4~5月份成、若虫混发,集中在麦田为害,后期向杂草滩或秋作物上迁移秋季麦苗出土后,成虫又迁回麦田为害并传播病毒病(4)发生因素。①气候因素以小麦为主1年~熟制地区,谷子、糜、黍种植面积大的地区或丘陵区适合该虫发生,早播麦田或向阳温暖地块虫口密度大②天敌主要有叶蝉缨小蜂、赤眼蜂
- 防治方法:[防治](1)农业防治:①通过合理密植,增施基肥、种肥,合理灌溉,改变麦田小气候,增强小麦长势,抑制该虫发生②合理规划,实行农作物大区种植,科学安排禾谷类早秋谷糜地、小麦地块,及时清除禾本科杂草,控制越冬基地,减少虫源③对小播小麦田、向阳小气候优越的麦田,用直径33cm的捕虫网捕捉成、若虫。(2)药剂防治。喷撒1.5%乐果粉或1%对硫磷粉剂,或4%敌马粉剂,或4.5%甲敌粉剂,用药22.5~30kg/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