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Wheat septoria nodorum blotch
- 别名:
- 危害作物:小麦
- 分布地区:全国冬、春麦区都有发生
- 为害症状:[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小麦未成熟穗部和茎秆,也为害叶片和叶鞘。(1)穗部。部分小穗颖壳上产生深褐色斑点,后扩展到整个颖壳,病斑枯白色,其上散生小黑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发病严重时,籽粒不结实。小麦乳熟阶段之前穗部症状明显,容易辨认,当颖壳全部转黄后,病斑不明显,但病部仍可见小黑点。(2)茎节。茎节发病,病斑褐色,能侵入导管并将其堵塞,使节部畸变、扭曲,上部茎秆折断而死。(3)叶片。叶片染害,初生椭圆形淡褐色小斑,后扩大成不规则形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有淡黄晕圈,其上密生小黑点,剑叶被害扭曲枯死。
- 发生因素:[发生规律](1)感病期。颖枯病菌仅能侵染未成熟的麦穗,随着麦穗成熟度的增高,感病程度也逐渐减弱。(2)气候因素。高温多雨气候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3)栽培因素。病残体和种子带菌的有无和多少是影响病害流行的重要因素,10%的种子带菌即可为病害大流行提供足够的菌源。麦田长期连作、土质贫瘠、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均易发病。春麦播种晚,生育期延迟,可加重病害发生。
-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1)种子处理:播种前50%多福合剂500倍液浸种48小时。也可用种子重量0.2%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拌种。(2)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实行2年以上轮作。选用无病种子。春麦适时早播,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麦收后深耕灭茬,清除病残体,消灭自生麦苗。(3)药剂防治:重病区,可在小麦分蘖前期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2 000倍液。每隔15~20天喷1次,连续1~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