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Wheat downy mildew
- 别名:小麦黄化萎缩病
- 危害作物:小麦
- 分布地区:长江中、下游麦区以及西北、华北、西南和西藏高原等麦区,在台湾省也有发生。
- 为害症状:[为害症状]小麦霜霉病的典型症状是植株黄化萎缩,剑叶和穗部畸形,但在小麦不同生育期和不同条件下症状表现有所不同。(1)苗期。病株叶色淡绿并有轻微条纹状花叶。(2)拔节后。病株显著矮化,叶色淡绿并有较明显的黄白色条纹或斑纹,叶片变厚,皱缩扭曲,重病株常在抽穗前死亡或不抽穗。(3)穗期。穗期症状的特点是形成各种“疯顶症”,例如病株剑叶特别宽、长、厚,叶面发皱并弯曲下垂,穗茎曲屈或弯成弓形;穗型大或小,花不实;有时基部小穗轴长,呈分枝穗状,下部小穗的颖壳长成绿色小叶片;也有的穗头呈龙头状扭曲。
- 发生因素:[发生规律](1)感病期。苗期是病菌的主要侵染时期,最易感病期为露白至至叶期。(2)气候因素。小麦播种后,雨水多、气温偏低,有利于该病发生。(3)栽培因素。地势低洼、稻麦轮作田易发病。播种后灌水不当,造成田间长期积水,也有利于发病。整地质量差,耕作粗放,发病亦重。
-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1)种子处理: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2%~0.3%的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拌种。(2)农业防治:发病重的地区或田块,应与非禾谷类作物进行1年以上轮作。做好农田基本建设工作,平整土地,修建完好的排灌水系统。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促进麦株的迅速生长。病害发生后,要及早拔除并销毁病株。(3)药剂防治:病害常发地区,可在播种后喷洒药剂预防。药剂可选用0.1%硫酸铜溶液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