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名称:小麦黄矮病

  • 英文名:Wheat yellow dwarf
  • 别名:
  • 危害作物:小麦
  • 分布地区:全国各麦区均有发生
  • 为害症状:[为害症状]病株叶片尖端出现鲜明的黄色,逐渐向下扩展,呈现与叶脉平行但不受叶脉限制的黄绿相间条纹。病株有不同程度的矮化。叶色的变化随品种特性不同而不同,有的为黄色至橙黄色,有的为红色至紫红色。矮化程度与感病的早迟有关,一般苗期感病,植株明显矮化,分蘖少,长势差,后期不能抽穗或仅抽少量秕穗。中期发病植株较矮,新叶以下第一或第二叶变黄,能抽穗但穗小,结实率低。后期感病仅剑叶变黄,植株无明显矮化,能正常抽穗,但穗粒少,秕粒多。
  • 发生因素:[发生规律](1)气候因素。小麦拔节孕穗期遇低温,抗性降低易发生黄矮病。(2)农业防治:凡是冬前蚜虫基数大、早春虫口密度高的田块,发病重。冬麦播种早、发病重。阳坡地、干旱、土壤贫瘠、管理粗放,发病重。自生苗等病毒寄主量大,麦蚜虫口密度大易造成黄矮病大流行。
  •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及时防治蚜虫是预防黄矮病流行的有效措施。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冬麦区适期迟播,春麦区适当早播,确定合理密度,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加强栽培管理,及时铲除田间及附近杂草。冬前镇压、冬灌、返青后耙耱都可有效减少蚜虫数量,减轻发病。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采用冬小麦地膜覆盖栽培。
小麦黄矮病病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