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Wheat stem rust
- 别名:
- 危害作物:小麦
- 分布地区:华东沿海、长江流域、南方冬麦区及东北、华北的内蒙古、西北春麦区。
- 为害症状:[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鞘、茎秆及叶片基部,严重时在麦穗的颖片和芒上面也有发生。病部初形成条斑,后逐渐形成隆起的疱疹斑,即夏孢子堆。夏孢子堆比条锈病和叶锈病的大,呈长椭圆形,深褐色,排列不规则,表皮很早破裂并外翻,大量的夏孢子向外扩散。小麦成熟前,在夏孢子堆中或其附近产生长椭圆形或长条形的黑色冬孢子堆,后期表皮破裂。发生在叶片上的秆锈病孢子堆可穿透叶片,在背面也出现相同的症状,且叶片背面的孢子堆都比正面的大。
- 发生因素:[发生规律](1)气候因素。除大量外来菌源外,大面积感病品种、偏高气温和多雨水是造成流行的因素。(2)寄主抗性。小麦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3)环境因素。病菌侵入适温18~22℃。降雨、结露或有雾可造成病害流行。地势低洼,土质黏重,排水不良,可加重病害发生。(4)栽培因素。晚播迟熟小麦发病重。植株密茂、贪青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①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注意品种塔配和轮换种植,避免长期单一种植某一品种。②适期播种,防止播种过早过晚,合理密植。③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巧施追肥,切忌氮肥偏多偏晚。小麦生育后期用4.5~7.5kg/hm?磷酸二氢钾加水750kg,叶面喷,可以防止叶片早衰,减轻锈病为害。多雨时注意排水降湿,发病后,应及时灌水。④消除自生麦苗有助减轻锈病为害。(2)化学防治:①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g,拌麦种100kg,拌匀后闷1~2小时播种。②病秆率1%~5%时喷药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