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名称:小麦秆黑粉病

  • 英文名:Wheat flag smut
  • 别名:乌麦、黑疸
  • 危害作物:小麦
  • 分布地区:全国各麦区均有发生
  • 为害症状:[为害症状]主要侵害叶片、叶鞘及茎秆,极少数发生在颖壳或种子上。发病初期,在茎、叶、叶鞘等部位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白色条斑,后渐转变成银灰色,逐渐隆起,最后寄主表皮破裂,露出黑粉,即病菌的厚垣孢子。病株显著矮小,分蘖增多,病叶卷曲畸形,多数病株不能抽穗而卷曲在叶鞘内,或抽出畸形穗。轻病株只有部分分蘖发病,其余分蘖仍能正常抽穗结实。
  • 发生因素:[发生规律]该病发生与小麦发芽期土壤温度有关,土温在9~26℃范围内均可侵染,最适温度20℃左右。一般干燥地块较潮湿地块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
  •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1)种子处理:播种前进行药剂拌种,是防治小麦秆黑粉病的有效措施。药剂可以选用2%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或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12.5%烯唑醇乳油,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2)农业防治:种植抗病品种。整地保墒,适度浅播,缩短出苗时间。
小麦秆黑粉病病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