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害名称:粟负泥甲

  • 英文名:
  • 别名:粟叶甲、粟负泥虫、粟负泥虫、谷子负泥虫
  • 危害作物:玉米
  • 分布地区:分布长江以北各省区
  • 为害症状:[为害症状]以成虫和幼虫在粟苗期至心叶期为害叶片。成虫沿叶脉咬食叶肉,受害叶片形成白色条纹。幼虫多藏在心叶内取食嫩叶,使叶面出现白色条斑。受害严重时,造成枯心,烂叶或整株枯死。
  • 发生因素:[发生规律](1)世代。粟叶甲在华北、西北和东北一年发生1代。(2)越冬。成虫于9月上中旬随天气变冷而逐渐越冬。成虫潜于杂草根际、作物残株内、谷茬地土缝中或梯田地堰石块下越冬。华北和西北越冬成虫于翌年5月中旬开始活动,东北则在6月上旬开始活动。(3)发生因素。粟叶甲一般在山旱地、早播田、谷苗长势好的地块发生严重。而川水地、晚播田、谷苗长势差的地块发生较轻。5~6月份降雨偏多,丘陵地区发生比较严重。
  • 防治方法:[防治](1)农业防治。①清除杂草秋后或早春,结合耕地,清除田间农作物残株落叶和地头、地埂的杂草,集中烧毁,破坏成虫越冬场所,减少越冬虫源。②捕杀成虫掌握成虫盛发期,利用成虫的假死性,进行人工捕杀成虫。(2)物理防治:有计划地提前播种小面积的诱集田,将越冬成虫诱集于长势好的早播诱集田内,集中消灭,减少防治面积。(3)药剂防治。以消灭越冬代成虫为主,兼治幼虫。掌握成虫发生高峰期和卵孵化盛期。①用1.5%的甲基对硫磷粉剂 加细土375~450千克/公顷,充分搅拌均匀,顺谷垄撒在谷苗上。②喷用50%的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40%的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2.5%的溴氰菊酯乳油,或20%的氰戊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或用2.5%的溴氰菊酯乳油、40%的乐果乳油、80%的敌敌畏乳油等量混合液。
   暂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