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害名称:东亚飞蝗

  • 英文名:Asiatic migratory locust
  • 别名:
  • 危害作物:玉米
  • 分布地区:除西藏和新疆外,各地均有分布
  • 为害症状:[为害症状]成、若虫咬食植物的叶片和茎,大发生时成群迁飞,把成片的农作物吃成光秆。
  • 发生因素:[发生规律](1)世代。北京以北每年发生1代,渤海湾、黄河下游、长江流域每年发生2代,广西、广东、台湾每年发生3代,海南可发生4代。(2)越冬。各地均以卵在土中越冬。(3)气候。遇有干旱年份,荒地随天气干旱水面缩小而增大时,利于蝗虫生育,宜蝗面积增加,容易酿成蝗灾。
  •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注意兴修水利,疏通河道,排灌配套,做到旱、涝保丰收;提倡垦荒种植,大搞植树造林,创造不利于蝗虫发生的生态条件,使蝗虫失去产卵的适生场所。坚决贯彻执行“改治并举、根除蝗害”的方针,做到从根本上控制蝗灾。因地制宜飞蝗不喜食的作物,如甘薯、马铃薯、麻类等。(2)生物防治。使用蝗虫微孢子虫、绿僵菌等防治,效果较好,且对天敌安全。(3)药剂防治。药剂防治要根据发生的面积和密度,做好飞机防治与地面机械防治相结合,全面扫残与重点挑治相结合,夏蝗重治与秋蝗扫残相结合。于蝗蝻3龄以前,喷洒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20%氰?马乳油1 500倍液、25%敌马乳油5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800倍液。大面积发作时,用25%快杀灵乳油1 200倍液采取飞机喷雾。最佳施药方法为飞机飞行高度为10m,有效喷幅100~150m。
东亚飞蝗病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