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
- 别名:
- 危害作物:玉米
- 分布地区:
- 为害症状:[为害症状]初发病时幼苗叶色变黄,后萎蔫并枯死。扒开土壤见种子在发芽前组织呈水渍状;中胚轴处的茎组织软腐、烂坏,病部色暗。严重的叶片顶端开始变灰色,后迅速扩展到全叶,在24~48小时内幼苗死亡。侧根呈水浸状,后变褐色且脱落,可扩展到主根或幼苗的根颈组织,植株萎蔫或枯死。
- 发生因素:[发生规律]这类病害在排水不良、10~13℃低温及土壤湿度大条件下易发生,播种过深、土壤粘重发病重。甜玉米比马齿形玉米易染病。
- 防治方法:(1) 种子处理: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用0.3~0.5mg/kg的芸苔素内酯溶液浸种12小时后播种,出苗早且齐,根系发达,增强抗逆力。(2)农业防治:顶凌耙地,及早搂盖,必要时浇底墒水。测定发芽率,发芽率低于90%要更换种子或加大播种量。采用地膜覆盖。土壤表层5~10cm地温稳定在10~12℃,土壤含水量在60%以上,即可播种。 (3)药剂防治:参见玉米镰刀菌苗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