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
- 别名:
- 危害作物:玉米
- 分布地区:
- 为害症状:[为害症状]玉米果穗的顶部不结实。
- 发生因素:[发生规律]玉米雌小花分化、吐丝及籽粒形成开始于雌穗的中下部,以后则由此处开始向上或向下部同时进行,最后在顶部结束。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玉米顶部的小花或受精胚发生败育,就会出现秃尖的症状。其主要因素有:(1)品种特性的影响。有些品种雄穗抽穗过早,散粉过快,雌穗吐丝时因缺少花粉受精而形成秃尖;有些品种雄穗生长势强,利用顶端优势大量吸收养分,雌穗因养分不足而引起顶部籽粒败育;有些品种雌穗苞叶较长,部分花丝不能完全吐出,或吐出太晚错过授粉机会,从而引起秃尖。(2)水分不足。玉米在雌穗吐丝、雄穗散粉期间,如遇高温干旱天气,水分供应不足,雌穗吐丝不仅偏晚而且吐丝速度慢,花丝容易枯萎,对花粉的接受能力减弱,造成秃尖。(3)栽植过密。肥料供不应求,或遭遇恶劣天气,叶片光合作用减弱,致果穗顶部的受精胚得不到足够的养料,不能发育成籽粒。
-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用适宜的品种,硬粒型品种秃尖发生轻,而马齿型则较重。增施有机肥,适当追肥,防止玉米脱肥,尤其要保证开花前后的肥水供应。(2)化学防治:必要时,在雌穗小花分化期喷洒惠满丰活性液肥或促丰宝、喷施宝、高效氨基酸液肥等。此外,喷洒万家宝500~600倍液,或玉米壮丰灵1000倍液也有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