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名称:玉米眼斑病

  • 英文名:Corn eyespot
  • 别名:北方炭疽病
  • 危害作物:玉米
  • 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和云南
  • 为害症状:[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经常发生在接近成熟的上部叶片上。发病初期叶片上现小而透明的圆形至卵形水渍状病斑,中央乳白色至茶褐色,四周具褐色至紫色的环,并有具黄色晕圈的狭窄带,大小(1~2)mm×(0.5~1.5)mm。从外表看象一种“眼斑”,故称眼斑病。条件适宜时,病斑融合为大的坏死区,发病早的病斑扩展成带状或片状。叶鞘、苞叶也可产生类似的症状。该病与弯孢霉菌叶斑病特征相近,必要时需镜检病原确诊。我国北方时有发生,有些年份有的地块发生重,生产上现已引起注意。
  • 发生因素:[发生规律]孢子萌发适温24℃,在冷湿的气候条件或冷凉、湿度大的山区或7~9月气温不高、降雨多的年份有利其流行。
  •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1)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5%的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2)农业防治:实行3年以上轮作,深翻土壤,及时中耕,提高地温。(3)药剂防治:必要时喷洒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
玉米眼斑病病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