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Corn streak dwarf
- 别名:玉米条矮病
- 危害作物:玉米
- 分布地区:西北
- 为害症状:[为害症状]玉米发病后最明显的特征是节间缩短、株形矮缩,沿叶脉产生褪绿条纹。(1)整株。早期受害,生长停滞,提早枯死。中期受害,植株显著矮化,顶叶丛生,雄花不易伸出,如伸出,籽粒亦多秕瘦,病株上部多向~侧倾斜。后期受害,矮缩不明显,对产量影响较小。(2)叶片。最初上部叶片稍硬、直立,沿叶脉出现淡黄色条纹,自叶基部向叶尖发展。后期,叶脉向上产生灰黄色或土红色坏死斑,病叶提前枯死。叶片上的条纹可分为密纹型和疏纹型两类。密纹型在病叶的两条明显叶脉之间,常产生1~5条连续的至断断续续的条纹,纹宽0.2~0.7mm。疏纹型条纹产生在明显叶脉上,在脉间极少出现,纹宽约0.4~0.9mm,条纹多断断续续。(3)其他部位。叶鞘、茎秆、髓、穗轴、雄花花序的小梗、苞叶及苞叶上的小叶均可受害,产生淡黄色条纹及褐色坏死斑,而苞叶及其顶端的小叶特别敏感,发病后易显症。
- 发生因素:[发生规律]凡有利于灰飞虱生长、繁殖的因素,均有利于病害扩展、蔓延。带毒虫口密度大,发病重。春玉米早播发病轻,晚播发病重;夏玉米早播发病重,晚播发病轻。
-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选种抗病品种。适时播种,提倡大垅双种植,降低田间湿度。精细整地,增施磷钾肥。把好玉米第一次浇灌时间,争取在玉米出苗后40~45天浇头水。春季清洁田园,间苗时拔除病株。积极防治灰飞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