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名称:玉米丝黑穗病

  • 英文名:Corn head smut
  • 别名:乌米、哑玉米
  • 危害作物:玉米
  • 分布地区:我国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 为害症状:[为害症状]主要侵害玉米穗。(1)叶片。自种子萌动至五叶期都能感染玉米丝黑穗病,以三叶期前,特别是幼芽期侵染率最高,受侵染的玉米植株矮化,节间缩短,茎秆稍有弯曲,叶片密集,色浓绿叶片向上发直或叶片上有黄白条纹。(2)雄穗。雄穗发病后,部分或整个花器变形,基部膨大,内包黑粉。(3)雌穗。雌穗发病时,外观短粗,无花丝,除了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1个大黑粉包,成熟时苞叶开裂散出黑粉,内混有许多丝状物,是残留的维管束组织,故称丝黑穗病。
  • 发生因素:[发生规律](1)高峰期。病菌的侵染高峰在玉米三叶期以前。(2)农业防治:玉米连作年限越长,发病越严重。套种或夏播的玉米一般很少发病。土温21℃、土壤含水量12%~20%,最适宜发病。高寒冷凉地块易发病,水浇地发病轻,坡地、山地或较干旱的田块,发病重。施用带菌粪肥、田间管理粗纺,均可加重发病。
  •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1)种子处理:播种前用10%烯唑醇乳油20克湿拌玉米种100千克,堆闷24小时后播种,也可用种子重量0.4%的25%三唑酮或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拌种。还可以选用种子重量0.2%的18.6%福?克?戊唑悬浮种衣剂,或16%福?克?唑醇悬浮种衣剂,或63%福?克?戊唑干粉种衣剂,或22%福?克?戊唑悬浮种衣剂,或7.5%克?戊唑悬浮种衣剂。(2)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春旱地区雨后抢墒播种,或坐水浅播,播前灌溉,保证土壤水分良好,都可以显著减轻发病。间苗定苗时选留大苗壮苗,剔除病弱苗和畸形苗。有机粪肥要充分腐熟后才可施用。结合种植结构调整,实行倒茬轮作。清洁田间,拔除病株,处理病残组织。发病重的田块,在玉米开花期后,一旦发现病株,一定要割除并进行深埋处理,以防止病菌扩散。
玉米丝黑穗病病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