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
- 别名:
- 危害作物:玉米
- 分布地区:我国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 为害症状:[为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及苞叶。发病初期,病部出现水渍状小圆斑,后逐渐扩展成椭圆形至近圆形的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红褐色,病健交界明显。病斑大小(4~8)mm×(6~13)mm。后期病部长出黑色霉层,严重时整株叶片病斑满布,呈撕裂状干枯坏死。
- 发生因素:[发生规律](1)种植密度大,株、行间郁��,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抗性降低易发病。(2)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地,土壤得不到深耕,耕作层浅缺少有机肥;田间病残体多;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丛生的地块,植株衰弱,发病重。(3)种子带菌、肥料为充分腐熟、有机肥带菌或肥料种混有本科作物病残体的易发病。(4)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易发病、高温、高湿或长期连阴雨的年份发病重。
-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1)培育、选择抗病品种。(2)按配方施肥要求,充分施足基肥,适时追肥。(3)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l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15天1次,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