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名称:玉米纹枯病

  • 英文名:Corn sheath blight
  • 别名:
  • 危害作物:玉米
  • 分布地区:我国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 为害症状:[为害症状]玉米纹枯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籽粒形成期至灌浆期,苗期和生长后期很少发生。该病主要危害叶鞘和果穗,也可危害茎秆和叶片。最初多由近地面的1~2节叶鞘发病,病斑初呈水渍状,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后病斑中央变为灰白色,边缘褐色,病斑扩大后常多个病斑汇合成云纹状大斑,包围整个叶鞘,致叶鞘腐败,叶片枯死。 受害果穗苞叶上也产生云纹状大斑,其内籽粒和穗轴腐烂。被害茎秆上的叶片呈褐色,不规则形,严重时根茎基部组织变为灰白色,次生根黄褐色或腐烂。多雨、高湿持续时间长时,病部长出稠密的白色菌丝体,菌丝进一步聚集成多个菌丝团,最后形成褐色不规则形的菌核。成熟的菌核极易脱离寄主,遗落田间。
  • 发生因素:[发生规律](1)品种因素。一般而言,生育期长的中晚熟品种发生时间长,病情较重。(2)气候因素。温度20~30℃,雨日多、雨量大、湿度高,病情发展快。(3)栽培因素。玉米连作、播种过密、施氮过多,发病重。玉米单作比间作,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湿度大的田块,发病重。
  •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1)种子处理。种前用种子重量0. 2%的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用种子重量0. 25%的33%的纹霉净可湿性粉剂拌种。(2)农业防治:实行轮作,合理密植,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结合中耕消灭田间杂草。合理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结合中耕铲除田间除草,随手摘除基部老叶、病叶,带出田间集中处理,既可增加田间通风透光的.又可降低田间湿度,减轻发病。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铲除田边杂草,消灭越冬菌源。(3)药剂防治:防治纹枯病造成的穗腐的最佳防治时期为抽雄期。田间病株率达到3%~5%时,喷洒5%井冈霉素水剂1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连续2~3次。
玉米纹枯病病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