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名称:玉米锈病

  • 英文名:Corn rust
  • 别名:
  • 危害作物:玉米
  • 分布地区:我国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 为害症状:[为害症状]症状可分为普通型锈病和南方型锈病。(1)普通型锈病。发病初期,在叶片正面散生或聚生不明显的淡黄色小点,以后突起,并扩展为圆形至长圆形,黄褐色或褐色,周围表皮翻起,散出铁锈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夏孢子。后期病斑上生长圆形黑色突起,破裂后露出黑褐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冬孢子。(2)南方型锈病。病叶上产生夏孢子堆,常见于叶片正面,叶背面极少,稠密着生,金黄色到橙色,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初期为疱疹状隆起,表皮破裂后,散出金黄色到橙色粉状即夏孢子。严重时,叶片上布满了孢子堆,造成大量叶片干枯,植株早衰,甚至全株干枯。除台湾省有多堆柄锈菌冬孢子发生的报道外,我国其他玉米产区均未发现有多堆柄锈菌冬孢子形态存在。
  • 发生因素:[发生规律](1)品种因素。生产上早熟品种易发病,马齿型品种比较抗病。(2)气候因素。高温多湿,连阴雨、多雾或光照不足,发病重。(3)栽培因素。偏施氮肥,发病重。
  •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1)种子处理: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1%的287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2%立克锈可湿性粉剂拌种,(2)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提高寄主抗病力。加强田间管理,清除酢浆草和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侵染源。(3)药剂防治:田间发现发病中心,及时进行局部喷药控制,当田间病叶率达6%时应大面积施药防治。药剂可选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或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3 000倍液,或12.5%烯唑醇乳油4 0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玉米锈病病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