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Maize gray leaf spot
- 别名:玉米尾孢叶斑病、玉米霉斑病
- 危害作物:玉米
- 分布地区:北方玉米产区
- 为害症状:[为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发病初期,病斑椭圆形至矩圆形,无明显边缘,灰色至浅褐色病斑。随后,病斑受叶脉限制逐渐扩展成矩形。后期病斑中间灰色,边缘褐色,大小(0.5~60)mm×(0.5~6)mm,严重时病斑相互融合连结成片,可使叶片枯死。潮湿时叶片两面生出灰色霉状物,以叶背居多,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 发生因素:[发生规律](1)气候因素。降雨量大、相对湿度高、气温较低,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2)栽培因素。轮作地,发病重;田间湿度大,发病也重。
-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倒茬,实行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改善田间小气候。适期播种,加强田间管理,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施足底肥,适时增施磷钾肥,及时追肥,防止后期脱肥。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带出田间集中焚烧处理。(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克瘟散乳油8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1 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